孙中山先生在舞台上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戏曲知识

戏曲名家 696 2022-07-23 08:36:46

孙中山先生在舞台上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戏曲知识 ,孙中山先生在舞台上,,,,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戏曲知识 孙中山先生在舞台上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戏曲知识 中国戏曲人物

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了李培健新作《孙中山伦敦蒙难记》。这是我国电影、戏剧各种艺术形式中,第一次出现孙中山先生的形象。正言斥走狗血书告中华这个多场景话剧表现了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在伦敦的一段惊险历程。清朝驻英公使馆秘密绑架了他,准备押回中国处死。

孙中山身陷囹圄,毫不屈服。他对前来劝诱的清朝外交官唐某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攻心战:“你官卑职小,无足轻重,一旦阴谋败露,代人受过的就是你!”进而指出:重则身家性命难保,轻也要削职为民还乡。“你的家乡是党人会集之处,……中国人民是‘国恨家仇,誓死必报’的,他们知道你是杀害我的凶手,会饶过你吗?!”演员石维坚一口气念出这段长达百句的台词,铿锵有力,由缓而疾;义正辞严,痛快淋漓。表现了中山先生的浩然正气,又如同一盆凉水泼到唐某头上。

在即将被装进活棺材递解回国的生死关头,石维坚演得更是沉着、镇定。只见他练罢一套拳脚,毅然咬破手指,写下告勉四万万人民的血书:“振兴中华!”这四个字掷地有声,久久回荡在观众的耳旁……

孙中山先生(石维坚饰)
孙中山先生(石维坚饰)

无视英伦法 自命中国通

剧中,孙中山先生的主要对手是帝国主义分子马凯尼。这个华籍洋员本是英国人,却满口“我们大清政府”;长得高鼻蓝眼,却穿着清朝官服,脖子上挂着朝珠,脑后垂着辫子——只不过辫子是假的,钉在他的官帽上。

这个不中不西的老怪物,虽然只是个参赞,却是整个清使馆的太上皇。他身为英国人,竟公然在英国首都践踏英国法律,策划绑架孙中山。演员张家声扮演这个角色时,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到他曾是八国联军的一员,曾从安定门杀进北京,曾当过南京官署顾问。张家声抓住了他“中国通”的特点,演得时而象个道道地地的清朝官吏,时而又象个纯纯粹粹的英国绅士。为了揭示他的狡猾、虚伪,他还向导演耿震、田成仁建议,增加了背诵陶渊明、李白诗句的台词。

四海皆朋友 三岛救英雄

《蒙难记》中还塑造了一批热爱孙中山先生、关怀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英国朋友形象。孙中山学医时的老师康德黎(丁笑宜饰)及夫人(俞若娟饰)为营救孙中山多方奔走,彻夜不眠;侠义之士鲍华斯谷子爵竟仗剑潜入清使馆,武力营救。伦敦各报揭露绑架阴谋表示声援。许多英国朋友包围清使馆,提出抗议,……这一切,令满清的阴谋破产,迫使英国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于千钧一发中救出了孙中山。
丁笑宜的表演有分寸、有层次。他先是对孙中山弃医从政惋惜。通过这一绑架事件,逐步认清清朝政府的腐败与狰狞,体味到中山先生的话:“我的手术刀是朝着满清政府的。”最后,他欣然送孙中山踏上新的征途。

夏衍同志很关心这个戏,他两年前就讲过:“英国朋友跟我讲,孙中山在伦敦避难可以写个戏啊。”要求把这位民主革命的先驱搬上舞台、银幕,他还亲自帮作者推敲剧本,到排练场指导。剧虽然上演了,剧院同志们并不满足。导演说得好:“学习孙中山先生不屈不挠的精神,把戏排得更好些!”

上一篇: 得道多助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戏曲知识
下一篇: 文武兼备曲折动人的《金锁恩仇》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戏曲知识
相关戏曲文化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