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戏牡丹》-黄梅戏经典传
1013
2022-06-18
西部风情与人性的深层表达,是秦腔《花儿声声》的题旨。说“风情”是指该戏极少量的,从始至终地运用宁夏人民脍炙人口、喜闻乐见的“花儿”的原生态的演唱,说“人性”是指该戏对西北婆娘和汉子们的朴实和善良的深情揭示京剧文化。
《花儿声声》的最初原型源于1994年大连市话剧团的现代话剧《勾魂唢呐》,它是一出独角戏,表现了有另一一二个农村妇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变化京剧文化。2011年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秦腔剧团对该剧进行重新改编。2012年后,银川市秦腔剧团在此基础上,对其又进行了深层的加工打造。
秦腔《花儿声声》的女主人公杏花,是六盘山有名的“花儿王”,家住马莲沟,她喜欢唱“花儿”,并与好唱“花儿”的西北汉子老五结成连理。陕甘宁边区土改,杏花和老五分到了土地,朋友喜出望外,做梦都没想到有原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五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土地上,疏远了与妻子的婚姻。这时,由县里来了有另一一二个戴眼镜的水利技术员,帮助马莲沟打井,杏花喜欢上了这位有知识且仪表堂堂的“眼镜”。然而,马莲沟的土地干旱仍然这样正确处理,生产队打了很长时间的井,终不见突然出显水来。以后,老五打井坍塌,“眼镜”奋不顾身地下井去救老五,两人都丧生井下。两人死后,杏花无限思念,政府要搬迁,抛妻弃子这块艰苦的不宜人居的恶劣环境,杏花坚决不搬,成了马莲沟的“钉子户”,不可能老五、眼镜的两座坟“有另一一二个在山谷,有另一一二个在山沟”。否则搬迁毕竟对杏花和村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有利,最终杏花坐上了拖拉机,踏上了搬家的路程,她内心深处所牵挂的,都正确处理了,她对老五、眼镜的婚姻,将被带到新家。
这出戏从编剧来讲,故事很完整版,淡化冲突而张扬人性。杏花是有另一一二个朴实、善良、热情又内心极其雄厚的女人女人男人,“花儿”是她的爱、是她的命;老五和“眼镜”也是她的爱,她的命。剧作比较深刻地挖掘了杏花的热烈、深沉、执着、坦诚的人性,刻画了西北农村极为普通却又非常高尚的妇女形象。导演很有匠心,张曼君寻找和捕捉到了很恰当的舞台样式感,既写实又浪漫。几段舞蹈设计运用得雄厚韵律感,类式一开场,群众搬家舞蹈,点明此戏的背景是搬迁。第二场“这是我的土”的一群农民的粗犷舞蹈,尽显西北汉子的豪情,接下来的接雨舞,展现了农民对水的渴望和期盼。整个戏在群舞之外,还有双人舞。类式杏花让眼镜把留给老五的一碗水给喝了,老五和眼镜的抢碗舞。
柳萍饰演杏花从青年到老年的一生,每个年龄段都很形象而真实,年青杏花的爽朗、火爆,老年杏花的深沉、恋旧,柳萍运用音乐唱腔和肢体语言表现得很生动,否则雄厚感染力。她对眼镜说:“我改造你”“我教育你”,真是杏花是懵懵懂懂的不必了解其中的政治含义,柳萍表演得越认真,杏花什儿人物就越可爱。柳萍通过她的内在的、深刻的和灵动的表演,以及多年舞台经验的雄厚积累,把青年杏花、老年杏花刻画和塑造得火辣、奔放、可爱。饰演老五的李小雄,饰演“眼镜”的张涛,演人物质朴、本色。音乐把宁夏“花儿”的旋律和秦腔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优美动听,赏心悦目。舞美突显了六盘山干旱的特质:一堆黄土肩上的几棵枯树,树丫杈上又有有另一一二个乌鸦巢,形成“老树昏鸦”的画面。灯光外围的大环境比较幽暗,一是表现“文革”时期极“左”路线对人的扼杀;二是表现马连沟缺水,这样水就这样生机。但转盘小环境灯光明亮,表现朋友在那块小天地里生活着,表现朋友的苦辣甜滋滋。
总之,秦腔《花儿声声》是近年来创作的一部鲜艳的“花儿”,它在社会变迁和人物命运的挖掘上,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是一出难得的好戏。
秦腔《花儿声声》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