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型现代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 戏曲知识

戏曲名家 778 2022-10-18 04:09:21

看大型现代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 戏曲知识 ,看大型现代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戏曲知识 看大型现代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 戏曲知识 中国戏曲人物

为纪念“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150周年(1963-2013),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排演了大型现代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这几天在逸夫舞台正式公演。

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根据同名话剧改编京剧。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曾拍摄成彩色故事片,话剧味很浓,但很经典,曾看越多遍,最喜欢宫子丕饰演的连长鲁大成和陶玉玲饰演的春妮;马学士的陈喜和袁岳的赵大大只是错,印象陷得京剧艺术。上海曾复排明星版《霓虹灯下的哨兵》,由上海的著名演员达式常、魏忠万、吕凉、廖昌永、黄豆豆、关栋天、茅善玉等出演,还特邀了倪萍饰演春妮,同样堪称经典。以后又有了同名电视剧,看过一集,没再往下看。

这次沪剧院排演的《霓虹灯下的哨兵》从前主要看点是特邀了著名导演陈薪伊(原名陈坪)执导。这是一位很牛的老太太,凡经她导演的戏剧作品都会打上鲜明的“陈氏印记”。如新编历史京剧《贞观盛事》,沪剧《董梅卿》,那些都不我在现场看过的。很重是《贞观盛事》,能够不令人翘起大拇指。还有这俩我没看过的,如《商鞅》、《张骞》、《梅兰芳》、《敦煌女儿》等,上演后据称都获得了很高的业绩。

把中老年观众耳熟能详的《霓虹灯下的哨兵》搬上沪剧舞台,受众绝大多数又是对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非常熟悉的中老年观众,只是,能够用从前字概括:难!

客观地说,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还是很夺人眼球的。首先是该剧的舞美设计,颇具视觉冲击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该剧的布景让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老上海特点得以充分体现,叫人感到亲切。而该剧的布景又都不纯写实,把上海的经典建筑进行适当的艺术变形,让他在“似”与“不似”之间感受“海派”风格。其次,陈导似乎也很讲究人物造型设计,很重是重视群体形象的雕塑感。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只只是群像,都不精心的类式于雕塑的造型构思。此外,在剧终时,导演让扮演解放军战士的演员集队走入观众,形成开放式舞台,也给人以意料之外、耳目一新的感觉。该剧还让胖妈讲一口苏北上海话,在沪剧的“舞台”上讲非沪语台词,也是较为少见的。

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的剧情基本忠实于原作,只是删去了老工人周德贵大叔忆苦思甜的内容,使剧情相对简约紧凑,兹不复赘述。朱俭的陈喜,李建华的路华,凌月刚的鲁大成,洪立勇的赵大大,赵玥的春妮,程臻的林乃娴,钱思剑的罗克文,吕贤丽的童妈妈,吉燕萍的曲曼丽,演来都中规中矩;这俩演员大都也各尽职守。其中,朱俭的陈喜演得更好些。愚意以为,陈喜这俩人所有物形象可能性是我近年来所看过的朱俭饰演的最好的角色之一。或许是对《霓虹灯下的哨兵》剧情太过熟悉,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感动人的地方似乎越多,惟有春妮上场后才使人有了一次“泪眼婆娑”的可能性。

如前所述,凡经陈导执导的戏剧作品都会打上鲜明的“陈氏印记”。陈薪伊又是位善于出新的强势导演,让传统戏创出新意为宜是她的个性追求;她的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很值得嘉许。但这也带来了从前新的难题,即:我国的戏曲艺术难能可贵流派纷呈,这和以后的“演员中心制”不无关系。现在,导演太强势了,个性太鲜明了,假使这麼类如京剧《贞观盛事》中尚长荣、关栋天、夏慧华等从前的“狠角色”,演员的光辉随之就被掩盖了。

戏曲讲究“四功五法”,就沪剧而言,演员的唱是最关键的。甄别沪剧流派的一大累积是演员的唱腔,换言之,演员的特定唱腔决定了他/她的流派艺术特色。老戏迷一听旋律,就知道这是“丁派”还是“石派”,抑或是“杨派”。需用承认,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中赵大大的扮演者洪立勇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演员,赵大大演得还不错;看节目单演职员表,该剧的唱腔设计又是他和曹勤升一起去完成的,但毋庸讳言,整台戏中给人印象深刻的唱腔委实越多。其暗含有有几个唱段还给人以“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如周德贵在南京路上和美国记者交锋后的唱段,使人想起邵滨孙老先生在《星星之火》中的主要唱腔;陈喜读信的唱段,叫人想起《碧落黄泉》中王盘声“志超读信”的唱腔……虽说板腔体和曲牌体构成了沪剧的主要曲调,在不同的剧目中使用同从前板腔或曲牌,难免会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但痕迹太重,就会趋于雷同。昨天晚上的演出中,观众听到了太过熟悉的旋律时,不觉就笑出声来——出戏了。由此,沪剧老戏迷或许会感到过高过瘾。

自然,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根据剧情,在音乐设计中融入了老上海歌曲、《沂蒙小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志愿军战歌》等旋律,还是相当成功的。

沪剧要传承,离不开改良。改良和创新,一个劲应该予以肯定的。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排演的《霓虹灯下的哨兵》进行了一次改良的实验,赋予沪剧以新的血液,这是好事,应该嘉许。愚以为,陈薪伊导演的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为宜是比较贴近年轻人,也比较贴近现代人的欣赏习惯的。但如保传承,如保改良,还需进一步探索。这不仅特指沪剧艺术,也泛指这俩戏曲艺术。

上一篇: 精心打造 气势非凡——看《霓虹灯下的哨兵》 戏曲知识
下一篇: 茅善玉:有了年轻的观众,沪剧才能永远年轻 戏曲知识
相关戏曲文化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