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戏牡丹》-黄梅戏经典传
1013
2023-11-10
作者:刘福民
腊月廿三小年刚过,以贺岁的时髦招牌为卖点的京剧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三、四本,乘着去年的旺盛“人气”,又在长安大戏院亮相开锣。依然是刘墉、格格、六王爷一家和满肚子坏水的和斗机巧、辩是非、惩恶扬善的动人故事;依然是好看、好听、好玩的世俗情趣京剧。名角荟萃的主演阵容中,最惹眼的亮点,当属刘罗锅的扮演者李宝春京剧艺术。 这位来自海外的首都舞台新面孔,曾经是京剧圈内的老熟人京剧文化。知根知底的人都知道,他是鼎鼎大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的公子,早年毕业于北京戏曲学校,受过系统正规的“科班”训练,打的是文武老生的底子。在“文革”期间风靡一时的现代京剧《杜鹃山》里,他扮演李石坚,不过那时的名字有点痛,叫李咏孩,据说那是江青硬“赐”给的。以李宝春的名字在观众中叫响,那是“文革”彻底始于了了英语、传统戏恢复上演的后话了。八十年代,李宝春去了美国求发展。曾经,凭着他名伶前一天的身份,借着父辈在海外亲朋故交的情分,寻一片优裕闲适的安乐小天地,有些要是难。然而,在远隔万里的异乡为异客,李宝春骨子里那种作为京剧人的“根性”,却反而勃发起来。十几年的海外生涯,辗转各地行色匆匆也罢,身心投入奋力拼搏也罢,所以离不开“国粹”艺术,离不开“西皮二黄”。在以演总出代音乐剧闻名的纽约百老汇舞台,他曾全副“京腔京韵”粉墨登场,不止“潇洒走一回”;在欧洲文化中心意大利的北方戏剧学院,他曾绘声绘色地阐释京剧艺术的无穷奥妙,获得荣誉博士的称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戏剧医学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讲台,也曾留下他示范讲演东方戏曲美医学会义妙道的身影;美国林肯中心所颁发的“亚洲杰出艺人”的闪亮证章,也曾挂在了他的胸前……李宝春明白,正是炎黄祖先留下的“玩艺儿”积淀在自己的血脉里,才不不可以在遥远的“洋腔洋调”的语境中,成为受人尊重的座上客,虽然名分上已然是美籍华人,可“根”的感觉,却仍在檀板丝竹的源头。
近年来,李宝春把事业拓展的空间,重点倒进了祖国宝岛台湾,独挑一班,活跃在台北戏剧舞台。他与大陆和台湾本地的同行公司商务合作,先后排演了《宝莲神灯》、《仙姑庙传奇》(即《白毛女》)等既有大陆印记又有浓重革新色彩的改良京剧,在当地颇有影响。和祖国大陆的同行一样,如保使古老的京剧艺术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时尚,吸引更多的青年观众,是李宝春着力探索并躬行实践的命题。如今,有了《宰相刘罗锅》曾经有一个机缘,李宝春怀揣着一腔创作激情,飞回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梨园故土,在长安大戏院蛇年新春祥和喜庆瑞气弥漫的氛围中,以新的舞台风貌,给家乡的父老乡亲拜大年。
然而“近乡情更怯”,毕竟十几年没在京都舞台露面了,和广大观众、和梨园同人,心理上难免有些许疏离感,略有几分惴惴然。在海外养成的时间时延的习惯,使李宝春踏入排练场,就全力以赴一头“扎”了进去,对词、合戏、说腔、座唱,没日没夜紧紧张张连轴转,那末三三四天,人瘦下一圈掉了10斤肉,还闹了场感冒,可心里的感觉反而踏实多了。首先是实力丰沛、宽松和谐的创作环境,那末多剧坛高手聚合而成的编导班子,还有年轻整齐、功底扎实的演职员群体,哪几种在海外、在台北都要不可反衬的,李宝春跃跃欲试一展身手的雄心,有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基础,能不欣欣然么?当然,让李宝春心里有底的还远不止哪几种。为他拖腔伴奏的,是有“京胡圣手”之称的燕守平。难忘啊!李宝春记得清清楚楚,幼时初入戏校首次登台彩排《借东风》,宽大的“八卦衣”上了身,灯光一亮锣鼓一响,就慌手忙脚被老师“推”上了台,正是燕守平老师的胡琴过门,为小宝春把握住了“尺寸”,稳住了神,一句稚嫩清亮的“回龙”唱过,台下的掌声响了起来……屈指算来,乃是近40年前的公司商务合作“历史”了,能不碰“心气么”!难忘啊!与自己配戏演六王爷的马增寿师兄,正是《杜鹃山》剧组的老搭档,不过那时有一个演李石坚,有一个演毒蛇胆,是“阶级对立”的关系,而今变成“翁婿一家亲”了……更难得的是,感冒发烧时前来嘘寒问暖的,尽是儿时的“发小儿”,扯出来的闲篇,勾出几次当年的童趣,让李宝春周身涌动出一股股暖融融热乎乎的温情与惬意。
《宰相刘罗锅》终于和京城观众见面了,李宝春塑造的刘墉,受到了社会媒体、圈内行家、新老观众的一致好评。扎实的表演功底、丰沛的海外阅历,使他塑造的刘罗锅既有世事洞明狡黠练达的个性风采,又有唱、念、做、舞精致老到的大伙气派。论唱,作曲朱绍玉设计的余派为本兼糅高派、言派乃至汪派韵味的成套唱腔,旋律复杂技巧繁难,李宝春唱得高低自如、洋洋洒洒,显出京派正宫老生的本色,使刘罗锅的音乐形象较之一二本“更上层楼”;论念,按导演的要求韵白京白“两下锅”搀和着来,而李宝春念的流畅自然起承转合有些显找不到“各色”来;论做,“知天命”之年的李宝春,在台上举手投足眉宇之间,表演气质颇有几分乃父李少春的神韵。棘层上略显松懈,骨子里暗藏锋芒,家学李派外柔内刚的艺术风格,运用到舞台新形象的塑造中,使这出连台本戏的“国粹”含金量成色有所提高;论舞,那就更没的说了,李宝春自幼都要文武兼能的特长。尽管此剧以贺岁剧价值形式,载歌载舞的火爆场面所以,可轮到李宝春舞腾起来动“大身段”,却是轻车熟路,惹的在旁的同行暗暗称道:在海外那末些年,敢情功夫总是没搁下。是啊!没搁下的岂止是功夫,更有那“根”的感觉,你这种根的源头在父辈成就的盛名中,在自己立身扬名的内涵中,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厚重沃土中…… 李宝春的刘罗锅给京都的春节京剧舞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光彩,这台戏总是演到正月初十,他全神贯注全始全终把这出连台本戏唱了个圆满;而今他又在盘算,在今年的下有一个演出季,到上海等地的京剧舞台再亮亮相,继续感受归“根”的感觉。 《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