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闺相伴并蒂香——从知音版《怜香伴》看昆曲的坚守与创新 戏曲知识

戏曲名家 739 2023-11-10 15:39:00

深闺相伴并蒂香——从知音版《怜香伴》看昆曲的坚守与创新 戏曲知识 ,深闺相伴并蒂香——从知音版,怜香伴,看昆曲的坚守与创新,戏曲知识 深闺相伴并蒂香——从知音版《怜香伴》看昆曲的坚守与创新 戏曲知识 中国戏曲人物

时间:

2016-06-15

作者:

中国戏剧出版社 姚常龄

点击:

关键词:

怜香伴知音田汉

五一期间,对于昆曲戏迷来说最重要的事儿,那只是跑到正乙祠戏楼去看昆曲知音版的《怜香伴》啦,自首演之日起,观众看过后便称赞有加。那些,你错过了?还他不知道《怜香伴》讲的那些故事?那就跟作者一起回顾一下吧京剧艺术。

《怜香伴》,叫石《美人香》,是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所创,讲述监生范介夫的妻子崔笺云,偶遇乡绅小姐曹语花,两位佳人因“脂粉香”“翰墨香”而相识相惜,誓做来世夫妻,历经波折,终得同嫁才郎的传奇故事京剧文化。

总结一下,大约用一首诗能只能概括:美人香气肆溢芳,但求来世走一双。深闺相伴并蒂香,今生同梦同伴郎。

但会当当我们都以为这是一版讲述“蕾丝边”的故事,那只是大错特错了,《怜香伴》虽讲同性的相知相怜,但此版最看重的却是崔与曹之间最单纯的欣赏,伯牙与钟子期相知相惜,终得“知音”二字,崔与曹之间不出性别,两人互识互知,“懂得”二字已只能形容,而在“知音”!

2016年6月1日下午三点,当当我们时要幸请来了知音版《怜香伴》的编剧王焱女士,与当当我们都分享她在创作中的很多心得与体会——这也是戏剧社迎接500周年社庆的第四场文化沙龙,畅谈如保在坚守中创新昆曲这俩古老的民族艺术。她看起来非常年轻,穿着优雅的连衣套裙,淡雅娟秀,谈吐间文采硕硕。

王焱女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任北方昆曲剧院昆曲编剧。至今创作《红楼梦》《怜香伴》等昆剧作品十一部;出版诗词集《笛声又起》;发表学术论文、文章数十篇。

独立创作:

《清明上河图》(2015年5月创作)

《图雅雷玛》(北方昆曲剧院2015年12月上演)

《白蛇传》(苏州昆剧院2014年上演)

《爱无疆》(北方昆曲剧院2012年上演,十八大献礼剧目)

《柳毅传书》(2013年创作)

《红楼梦》(5009年创作)

《凤凰台》(5007年创作)

相互企业合作创作: 《红楼梦》(上下本)(北方昆曲剧院2011年4月首演,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剧目)

《金印记》(永嘉昆剧团2012年上演,第五届中国昆剧节优秀剧目)

昆曲的意义

所有舞台戏剧时要综合艺术,戏曲更是综合因素最宽裕的,除了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重要因素之外,还有武术、杂技、舞蹈等。既然是综合艺术,就应做到各种因素都能占有其位置,发挥其应当发挥的作用,形成有2个整体。这俩艺术上力求完美的综合是很长时间发展的过程,昆山腔本是地方戏种,但魏良辅改良昆山腔、梁辰鱼成功编演《浣纱记》再到汤显祖的《牡丹亭》,昆曲在17至19世纪中叶独领风骚,但通过宫廷的积极传播,皮黄在19世纪中叶突破雅部藩篱,将全国性的戏曲代表变为了京剧,昆曲没落;而一部建国后改编的《十五贯》,田汉先生执笔在《人民日报》写的《从“一出戏救活了有2个剧种”谈起》的社论,又成功地“激活了”昆曲。直到5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用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意义和由此而引起的各种反响是众所周知的。

沙龙现场

在规律内创新

昆曲中最重要的每段便是唱词,当然重中之重便是曲牌体的程式是只能改变的。昆曲在唱词上要求每个曲牌由相对规范的字格、句型、平仄、韵位及一定衬字组成的旧体格律诗为词式。虽说唱腔三十年一变,但不管如保样,昆曲在唱腔上要求表达各个不同曲牌并不是生活的特性腔调,曲谱的腔格要与唱词的四声对应,曲牌的乐段、板式、结音、主腔等音乐特性均应有相对的乐式规范。

在规律内创新,要求创作者尊重古人传承下来的艺术,虽说语言环境、现代科技手段已有变化和发展,但在创作昆曲时,除了把握好语言文字音韵爱情等,还时要注意舞美技术的创新要有“度”,这俩“度”是指舞台设计应以简单朴素为主,古代一桌二凳即为舞台,简洁空灵,演员表演是核心。现在的舞台,物质成了主,演员表演成了宾,这大大限制了演员的表演。

在剧本创作中遇到的困难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可选用性十分强,在改编、撰写戏剧文学剧本上,还是时要将“可演”性放上去首位;唱段唱词是表达爱情的手段,着实是抽象表达,但会“可唱”也是昆曲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还时要注意的是要从审美深度1和舞台感来说,诗意化的表达、程式化的舞蹈也是不可缺少的。四者合一,如保统筹又成为了新那些的什么的问题,如保把握好,这又是有2个新的命题了。

简而言之,在规律内创新,坚持在创作中既要保证昆曲格律的稳定性,不失掉“雅部正声”的独特品质,也要敢于创新,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观众的审美需求。

《怜相伴》剧照——张暖摄

上一篇: 《白蛇传》从折子戏到昆曲 从传统到青春 戏曲知识
下一篇: 昆曲大师石小梅将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演出《二胥记·哭秦》 戏曲知识
相关戏曲文化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