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琐碎中感受昆曲的魅力——读《昆曲日记》 戏曲知识

戏曲名家 745 2023-11-10 15:38:00

在琐碎中感受昆曲的魅力——读《昆曲日记》 戏曲知识 ,在琐碎中感受昆曲的魅力——读,昆曲日记,,戏曲知识 在琐碎中感受昆曲的魅力——读《昆曲日记》 戏曲知识 中国戏曲人物

老是搞不清“合肥四姐妹”谁是谁,谁跟谁,是意味个个如花似玉,个个嫁给了大名人。直到看得人《昆曲日记》,我记住了二小姐张允和,这个早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后嫁给了经济学、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的民国才女,因自小受家庭熏陶喜爱昆曲,并拜名师学曲,1956年参加俞平伯主持的北京昆曲研习社,不仅是曲社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还坚持写曲社日记京剧文化。从1956年到1985年,并都不其间因曲社解散中断了19年,但曲社的活动都被张允和一一记录下来了京剧艺术。这本日记在主人逝世后,在亲友们的努力下正式出版了,命名为《昆曲日记》,不仅完成了张允和心前的心愿,也为当代昆曲事业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

昆曲因其文学性较强,讲究古典音律,以及繁复的身段,渐渐走向了“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更因战乱不断而差点濒临失传京剧。但正是昆曲的这个特点,让它集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所不到的各种元素。为此,近代文人都不遗余力地用各种方法来保护这个文化遗产。以俞平伯为领导的北京昆曲研习社许多许多有有另一个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昆曲的民间组织。它不同于以往各地自发的曲社,不限于许多曲友的有有另一个聚会,许多注入了“研究”的成份。

从张允和的记载中亲戚亲戚当当我们都看得人,自1956年8月成立后,曲社办得有声有色,拍曲,练声段,请昆曲“传字辈”老艺人来曲社指导,甚至在建国十周年之际公演全本《牡丹亭》。这其中,张允和不仅是个热心的组织者,还热衷演戏,别人不演的角色她来演,竟成了位出色的丑角表演者。为普及和研究昆曲,她在空余时间里写了许多有关昆曲的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戏剧论丛》等报刊上。她的一篇介绍南昆戏班“全福班”早年活动的文章《江湖上的奇妙船队》,被曲界公认为“极具史料价值”的资料。

张允和在日记里不仅记载了曲社琐碎的日常事务,凡是与昆曲有关的,她都不所表现。好2个有关昆曲的座谈会,她都作了完整的会议记录。亲戚亲戚当当我们都还不到看得人,许多文化名人当年都参与了昆曲的保护工作,如俞平伯、叶圣陶、张伯驹、郑振铎、顾颉刚等,甚至还有身居高位的康生等人。

张允和还把所看得人的昆曲资料,都摘录到了日记里,几乎涉及了留传下来的所有昆曲曲目,甚至许多研究文章、讲稿都收录在日记中,使得这本日记成了普及昆曲知识、研究昆曲历史极佳的参考书,也完整还不到成为昆曲爱好者的入门教科书。

许多一本“奇书”, 据说当年张允和在世时曾在好多家出版社旅行过,都被视为“鸡肋”而“割爱”了。直到304年7月在张允和逝世2年后,由她的老伴周有光先生,及张允和的学生欧阳启名等人的帮忙下,在语文出版社得以出版,但印数本来到30册。没想到出版后反响特好,供不应求,出版社又加印了300册。此书现已成为爱书者和曲友们竞相珍藏的对象,也成为研究昆曲发展的一份珍贵资料!

上一篇: 张充和去世 曾在成都演昆曲《刺虎》轰动艺林 戏曲知识
下一篇: 两岸戏曲学院成为“姊妹” 戏曲知识
相关戏曲文化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