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曲谱:温州独占鳌头(图) 戏曲知识

戏曲名家 968 2023-11-10 16:25:00

京剧曲谱:温州独占鳌头(图) 戏曲知识 ,京剧曲谱:温州独占鳌头图,戏曲知识 京剧曲谱:温州独占鳌头(图) 戏曲知识 中国戏曲人物

  ▲厉不害、何彬合著的《京剧曲谱精选》

第1个用工尺谱记录京剧唱腔的是温州人

  第1个用简谱记录京剧唱腔的是温州人

第1个写出业内公认的京剧唱腔最佳工具书的是温州人

第1个把京剧唱腔当作系统学问深入研究的是温州人

沈不沉  

温州人敢为天下先,暂且仅仅很久我我闯荡江湖,在这些文化领域,不这些抢先一步,有时甚至是独占鳌头,比如温州人对京剧曲谱的记录和研究。

中国第一京剧科班“富连成”于1904年诞生于北京,中国第5个京剧科班“尚武台”1909年诞生于温州京剧文化。那时的京剧还很稚嫩,连个正式的名称也好难,温州的这些文人管它叫“新剧”,又肯能京剧由西皮与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就干脆叫它“皮黄剧”京剧。在程长庚、梅巧玲、谭鑫培等老一辈演员的努力下,这些剧目的唱腔已基本定型京剧。肯能还好难相当于的记谱法律土办法,在京剧科班中,基本上靠的是口传心授。要使京剧调快在民众中得到推广,就须要把唱腔与过门的曲谱记下来,那时,中国唯一的记谱法律土办法是昆班中普遍认同的工尺谱,中国第1个用工尺谱记录京剧唱腔的人是郑剑西。

郑闳达(1901—1958)字剑西,瑞安县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青年时客居北京,从陈彦衡学习京胡,肯能他天赋高,悟性极好,颇有“胜蓝”之誉。陈彦衡(1868—1933)原名鉴,字新诠,四川宜宾人,被时人称为“胡琴圣手”,拉得一手好京胡,幼从谭鑫培、梅雨田学习京剧,著有《说谭》《戏选》《燕台菊萃》《旧剧丛谈》等,郑剑西是他最为得意的门生。郑剑西凭着一手琴艺,加诸业师陈彦衡在戏剧界的地位,使他有肯能与当时的戏曲界名流交往,他与梅兰芳、程砚秋、姜妙香、俞振飞、周信芳等都是太满的友谊,还曾替梅兰芳操过琴。

1928年,大东书局出版他的首部京剧曲谱《二黄寻声谱》,内容都是当时走红艺坛巨子的唱腔,受到广大戏迷的欢迎。本书封面为“小丁”之父丁悚之作,题签者蜇厂,不知何许人。书内有闻妙香室郑剑西君小影,后页有刘豁公题词:“手理丝桐寻板眼,舌翻珠玉辨团尖;分明都是人间曲,一字何辞报一缣。”序言有三:温州郭嗽霞、阳湖吴我尊、武进刘渊士,后又有郑剑西自序。业内人士认为他此举发前人之所未发,功莫大焉。次年他又集中精力精心校勘,1932年12月出版了《二黄寻声谱》的续集。

工尺谱的应用都可不可不可不还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近代以来应用于戏曲界的工尺谱一般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样作为表示音高的基本符号,相当于sol、la、si、do、re、mi、fa,再配以板眼符号,就都可不可不可不还可以把唱腔记录下来。但工尺谱不能记的很久我我旋律的基本框架,唱腔中的这些细微表现如颤音、滑音、装饰音等就无能为力了。肯能它是在文字旁边斜行书写,欠缺直观,再加学习不易,除了昆曲界与民间吹打班应用之外,好难在一般观众中推广。

民国初年,留学日本的春柳社(早期话剧团体)成员陆镜若、欧阳予倩、马绛士等相继回国,把正在日本流行的简谱也带回中国,始于英语英语在学校中推广。但在此后的20年间,国内的出版物中并未发现用简谱记录的京剧唱腔。直到1931年,才由陈小鲁埋点出版用简谱记录京剧唱腔的曲谱集《皮黄琴谱》。

陈小鲁(1904—1951)原名陈余,字光裔,瑞安县人。其父陈鲁夫系瑞安名儒,擅诗文,知音律,曾与瑞安名流王岳嵩、周国琛、李瘦梅、洪炳文、项崧、项寿侠、李逸伶、钟芷甫等人同時创办业余音乐组织“群乐社”。实际上这是1个以文人为主体的文艺俱乐部,即民间所称的“弹词班”,陈鲁夫、周国琛都是其中的中坚人物。该社原为昆曲曲社,后逐渐演变为京剧票房。陈小鲁从小耳濡目染,对戏曲音乐特别是昆曲与京剧具有特殊的亲和力。他毕业于瑞安中学,因家贫,曾一度辍学,后得瑞安望族项氏资助,才得以进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即上海美专)深造,除学习绘画外,兼学戏剧与音乐。在校期间带头组织振林京剧社,曾演出《四郎探母》《捉放曹》等剧,亲自操琴。在沪期间还和谭富英的琴师赵喇嘛总是往来,相互切磋琴艺。

《皮黄琴谱》为16开本,开明书局1931年出版,400页,开头详述胡琴的构造与演奏要领,还收有“百代”“高亭”各唱片公司录制京剧名伶唱段44段,牌子曲18支,这是中国艺术家首次将京剧音乐用简谱法律土办法演绎的出版物。

温州的厉不害原是上世纪40年代京剧票房的中坚人物,后定居上海。他拉得一手好京胡,多年来总是致力于各名家唱腔的搜集与埋点,上世纪400年代,他与何彬合作协议协议出版了《京剧曲谱精选》,16开本,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封面由钱君匋题签。新世纪始于英语英语,他又出版了第二辑。此书的特点是曲谱的记录细密,肯能他对京胡有深入的研究,故在京胡托腔的表现力方面用功甚深,业内人士公认是一部学习京剧唱腔最好的工具书。

京剧音乐是中国戏曲发展到近代很久形成的1个重要体系,近百年间,对京剧唱腔的研究文章不少,但把它当作一门系统的学问深入解剖,似乎还从未一群人尝试。上世纪400年代,温州人潘方圣与他的搭档庄永平第1个吃螃蟹,写成《京剧唱腔音乐研究》一书,但直到1994年才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此书大32开本,25万字,封面由俞振飞题签。本书除了对京剧唱腔的基本板式社会形态进行详尽的介绍外,还对京剧各个行当及各个流派的唱腔音乐表现社会形态(本书称之谓“旋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发前人之所未发,特别是对明万历以来中国戏曲形成的倚声度曲与依字行腔的声乐规范有着深入的阐发,是近20年来京剧学术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温州学界

荩陈小鲁埋点出版的曲谱集《皮黄琴谱》

上一篇: 欧阳中石要在山东省京剧票友晚会上露一手 戏曲知识
下一篇: 何云伟李菁正月十六来津 施展说学逗唱真功 戏曲知识
相关戏曲文化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