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不合情理的爱情戏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戏曲知识

戏曲名家 673 2022-09-15 15:53:08

一出不合情理的爱情戏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戏曲知识 ,一出不合情理的爱情戏,,,,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戏曲知识 一出不合情理的爱情戏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戏曲知识 中国戏曲人物

编者按:话剧《明月初照人》演出后,引起了不同反映,赞誉者、批评者兼有。由于人们对生活的认识和艺术见解的不同,对同一作品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引起争论。这是文艺评论的正常现象。我们发表两篇意见不同的文章.以期开展正常的文艺评论,促进文艺创作的繁荣。

话剧《明月初照人》构思巧妙,演员以纯熟的艺术技巧,展示了一个传奇性的故事,吸引着广大观众。

但是在掌声过后,人们不禁要沉思:这个戏究竟要探索一个什么问题?给人什么启示呢?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似乎在阐述这样一个思想:“多少年,无休止的风风雨雨,人为的怀疑、猜忌,拆散了多少对情人的美满姻缘,给多少人心里留下了终身遗憾……”这样就把现实生活里的爱情的悲剧,主要归罪于社会的原因了。这值得商榷。

剧本的演出本与发表本有所不同,原剧本中说,方若明与明光(演出本为裴光)的爱情悲剧是因为明光的父亲1948年离开了大陆,解放后明光因此受连累,被审查。方若明“认为为革命牺牲爱情的时候到了”,毅然把明光抛弃了。很明显,他们的不幸,主要在于方若明的动摇。编导者似乎看出,这样处理对方若明这一形象不利,于是在演出时做了改动:方若明因为明光不愿去解放区,便一个人远走高飞,在革命斗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伴侣,成了家,虽然有了爱人却没有爱情。当她发现明光还在等她时,便悔恨不已,认为自己伤害了他,造成了他的痛苦,于是长年陷在矛盾与痛苦中不能自拔。

在革命斗争年代里,一对情人由于生活道路的不同,而发生了离异,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方若明与现在的爱人之间有什么隔阂剧中没有说明。观众很难理解,为什么她还要沉缅于过去的情网之中。从明光来说,也没有必要为一个离开他的女人打一辈子光棍。他们之间并不存在什么爱情悲剧,充其量也只是个人的选择不慎而已。时代和社会的风雨并不是造成这种悲剧的主要原因。着力描写这种爱情纠葛,又有多少现实意义可言!

为了弥补前一代人的爱情悲剧,方若明的女儿方玮爱上了明光教授,告诉人们:“妈妈一代失掉的,女儿一代又找回来了”,这种安排实在离开了我们的现实生活,离开了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所以方若明也不能不承认这事今后“跟谁也不好说”,怎么相处、怎么称呼?她的耽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当明光教授知道他所爱的方玮是方若明的女儿时,他毅然出走,不来作客,知道这样爱下去也见不得人,这本身也是对离奇的爱情的一个否定。撇开年龄的因素不谈,他们相爱固然不触犯哪一条法律,但母女二人同爱一个男人,实在不合我们民族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所以有人感到别扭)。

方若明在处理别人的婚姻问题时,反对门第观念,反对包办婚姻,有魄力。是一个可敬可爱的领导干部形象。但临到处理自己二女儿方琳的婚事时,却反对她与农民的儿子水暖工相爱,甚至不惜玷侮她所关心同情过的社员范大婶。她训斥女儿说:“告诉他,还是让他妈妈花八百块钱给她儿子买媳妇去吧!我方若明还不至于下贱到把女儿当成换钱的商品。”如此粗暴,如此出语伤人,与藩秉公执法时的形象,判若两人。其实骨子里也还是个封建门第观念在作祟。这显然破坏了这一人物形象的统一性。后来她似乎忘记了门第观念,又同意了二女儿的选择,是因为她发现那个水暖工还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她衡量一人的标准是知识,她教训女儿说:“俗话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知识,”。照此说来,犯罪分子冯大兴(学习尖子)也是美的。这些话出自一个颇有水平的领导干部之口,实在令人惊讶!

外婆是一个退休的优秀人民教师,是个令人尊敬的老人。她婚后不久就被男人抛弃了,她却还把那个遗弃她的人的照片供在桌子上,美其名曰:“叫他看看,……我们过得挺好,我气气他!”这实在是别出心裁。《雷雨》中的周朴园保留侍萍用过的家具是为了安慰他自己的灵魂;倘若侍萍成天把周朴园的照片带在身上,就有点滑稽可笑了。

《明月初照人》作为一出着重写“人情”的戏,却不合情理,在思想上未能给人新的启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

上一篇: 芭蕾舞台上的《雷雨》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戏曲知识
下一篇: 动人的民族舞剧《红楼梦》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戏曲知识
相关戏曲文化
返回顶部小火箭